个人工具
User menu

“首页”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计算网络心理实验室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关于我们
Wsi讨论 | 贡献
研究背景
第8行: 第8行:
 
  CCPL实验室诚邀您加盟,[[了解更多]]。
 
  CCPL实验室诚邀您加盟,[[了解更多]]。
  
== 研究背景 ==
+
== 关于我们 ==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7月,我国网民数达到5.38亿,世界排名第一,显示出中国互联网的规模价值正在日益放大。同时,随着3G时代的到来,无线互联网将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趋势。
+
 +
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演化,现代人正在经历着社会网络化逻辑的扩散,一个“网络社会”的时代正悄然来临。网络催生了现代社会的新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性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利和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随着网络普及率不断提高和网络环境与真实生活不断融合,现实社会中人心理与行为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逐渐映射到了虚拟网络环境中,以全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社会情绪、社会态度、心理健康问题等;同时,依赖于互联网的现代生活方式,尤其是基于网络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互动,已经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了网络使用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产生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全新课题,例如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成瘾等。因此,只有深入研究在网络环境与网络使用过程中个体与群体的行为与心理,不断发现和揭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才能保证现代社会在信息化与网络化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充分地提高效率并防范风险,最终促进现实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互联网对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影响, 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互联网科学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http://webscience.org/home.html Web Science]. 计算网络心理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结合了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Image:internet.jpg|center]]
+
 +
一直以来,传统研究的思路只是将互联网简单地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技术手段,在此基础上把现实世界中既存的理论与解决方案,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直接的传递与套用。事实上,网络发展到今天已不能单纯地看作一种信息传递技术手段,它已经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深度融合,构建出了一种独特的网络环境,这种网络环境具有与既往传统心理学研究环境完全不同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者对网络环境下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进行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而这也正是网络心理学(CyberPsychology)要解决的核心课题。
  
随着互联网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和实惠:
 
  
*互联网为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互联网信息容量大,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尤其是搜索引擎的广泛使用,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计算网络心理实验室(http://ccpl.psych.ac.cn,CCPL),自成立以来致力于研究网络虚拟环境下人们的心理行为规律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通过研究互联网和虚拟世界对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规律,构建网络与虚拟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与行为模型及干预模式,建立基于社会实时感知数据的网络心理与行为模型,形成群体心理和行为分析及决策支持的关联架构。实验室在社会网络(人人网)、微博(新浪微博)以及移动设备(手机和平板)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将所提出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具体网络环境下的个体与群体心理特征和行为动向的预测之中。
*互联网有助于拓宽人们的思路和视野,加强互相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互联网的包容性和互动性可以帮助人们广交朋友,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
+
*互联网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空间。在互联网的虚拟学校中上课,目前已成为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
+
*在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有助于不断提高自身技能。
+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逐渐交融互相影响。“网络社会既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也是一种新的社会模式。”为了建立一个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对网络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和管理,这样才能达到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和谐统一。
+
 
+
网络行为作为网络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对网络行为的分析,预测用户的心理以及人格特征,获取用户的意图动机,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作为网络社会主体的人的活动规律。
+
 
+
计算网络心理实验室('''CCPL''')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网络心理学('''Computational Cyberpsychology'''),即通过信息技术与心理学的融合,探索网络社会中个体的行为及其心理、人格和动机之间的规律。
+

2014年7月31日 (四) 13:20的版本

关于我们

中科院心理所计算网络心理实验室(Computational CyberPsychology Lab, CCPL)主要通过对用户的网络行为的分析,研究网络社会中用户的心理、人格个性以及意图(信息需求)之间的规律性,即计算网络心理学(Computational CyberPsychology)。通过对这些规律和模式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加强对网络行为的有效引导和积极疏导。


实验室与新浪微博联合发布2013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相关报道全文阅读
CCPL实验室诚邀您加盟,了解更多

关于我们

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演化,现代人正在经历着社会网络化逻辑的扩散,一个“网络社会”的时代正悄然来临。网络催生了现代社会的新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性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利和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随着网络普及率不断提高和网络环境与真实生活不断融合,现实社会中人心理与行为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逐渐映射到了虚拟网络环境中,以全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社会情绪、社会态度、心理健康问题等;同时,依赖于互联网的现代生活方式,尤其是基于网络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互动,已经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了网络使用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产生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全新课题,例如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成瘾等。因此,只有深入研究在网络环境与网络使用过程中个体与群体的行为与心理,不断发现和揭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才能保证现代社会在信息化与网络化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充分地提高效率并防范风险,最终促进现实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一直以来,传统研究的思路只是将互联网简单地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技术手段,在此基础上把现实世界中既存的理论与解决方案,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直接的传递与套用。事实上,网络发展到今天已不能单纯地看作一种信息传递技术手段,它已经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深度融合,构建出了一种独特的网络环境,这种网络环境具有与既往传统心理学研究环境完全不同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者对网络环境下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进行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而这也正是网络心理学(CyberPsychology)要解决的核心课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计算网络心理实验室(http://ccpl.psych.ac.cn,CCPL),自成立以来致力于研究网络虚拟环境下人们的心理行为规律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通过研究互联网和虚拟世界对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规律,构建网络与虚拟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与行为模型及干预模式,建立基于社会实时感知数据的网络心理与行为模型,形成群体心理和行为分析及决策支持的关联架构。实验室在社会网络(人人网)、微博(新浪微博)以及移动设备(手机和平板)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将所提出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具体网络环境下的个体与群体心理特征和行为动向的预测之中。